书香浸润时光,文字启迪心灵。东城校区高二年级语文组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寒假读书征文比赛圆满落幕。
本次征文比赛于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末公布活动方案,鼓励学生在假期期间多阅读,多思考,多写作。活动经过第一轮班内筛选,选拔出116篇文章进入终评,最终评比出一等奖23名、二等奖35名和三等奖若干名。获奖者将获得证书,其中一等奖还获赠书籍《美的历程》一册。本次征文活动倡导大阅读精神,意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激发写作热情,养成阅读和思考的好习惯。
附一:一等奖获得者名单
班级
| 姓名
| 指导老师
| 班级
| 姓名
| 指导老师
|
202
| 潘宜佳
| 陈坤
| 230
| 李唐朝
| 冯卫
|
203
| 邓泽甘
| 陈坤
| 219
| 刘振宇
| 董芳
|
212
| 李奕萱
| 王君霞
| 227
| 刘子彧
| 刘建生
|
228
| 林文隽
| 王卫东
| 211
| 韩东璇
| 王君霞
|
202
| 梁诗婷
| 陈坤
| 212
| 谭海尧
| 王君霞
|
215
| 李吴英
| 董涛
| 222
| 周昱盛
| 黎张群
|
230
| 丁若昕
| 冯卫
| 238
| 麦炜彤
| 盛晔
|
202
| 黄智慧
| 陈坤
| 206
| 梁誉
| 江涛
|
203
| 邱子玥
| 陈坤
| 228
| 李佳达
| 王卫东
|
217
| 詹培泰
| 叶晓桃
| 235
| 杨馥豪
| 雷涛
|
219
| 吴亦菲
| 董芳
| 228
| 吴家俊
| 王卫东
|
227
| 卢湘宇
| 刘建生
|
|
附二:优秀文章选刊
一号文:撕裂中的泯灭
——《阿Q正传》观后感
203班 邓泽甘 指导教师:陈坤
于劣根性中挣扎着的久病者、“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的“新青年”和启蒙者、有着“强壮的体格”和“麻木的神情”的示众者和看客……这形形色色、失魂落魄又得不到救赎的芸芸众生站在战士的身前身后。战士用剑雕刻他们的精神墓碑,雕刻他们在撕裂中泯灭的悲剧、雕刻他们共同的名字……
再读《阿Q正传》,我不再似儿时那般随意掷出我的嘲笑,反刍阿Q所遭受的种种悲剧,我看到了!看到了那种种撕裂下的不堪重负、看到了一个泯灭的灵魂。
撕裂之一:乡土性的“壁障”与革命性的“远方”之间的撕裂。
未庄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一个缩影,这里“沉默的大多数”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土头土脑的乡下人”,虽然在某个远方,辛亥革命已将中国政局改天换日,但出于乡土社会的封闭性,革命思想并没有剪断未庄人的“辫子”。这种革命的不彻底深刻导致了乡土社会不自主地与“进步”二字割裂,甚至于异化:未庄人把革命党定性为“闹事的”,而阿Q这种底层人民对革命的态度是则是功利的、投机的。封建性的顽固与先进性的异化,把看似站在社会进步岔路口的农村人民推向矛盾、混沌的第三条路。这种撕裂所导致的认知上的弊端与选择的无能,剥夺了于乡村土壤中生长的人们进步的权利,阿Q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共沉沦,没有机会、甚至没有可能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思想的救赎,只能走向灵魂的泯灭。
撕裂之二:自我意志与社会意志之间的撕裂。
在鲁迅笔下的未庄,人人都是短视、自私者,这种自我且狭隘的观念,导致当时的一些最基本的社会意志都被摧毁殆尽:阿Q觉得杀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人们在看到阿Q被处刑时,在台下偷笑着说“他怎么不再唱个戏呢?”,当个体已经可以全然凌驾于尊重他人生命这种基本的社会意志,人人都是以他人灭亡为乐的看客,毫不夸张的地说,这个社会之“社会性”已经全然坍塌,剩下的,只是一群行尸走肉罢了。阿Q在这样的撕裂中成长为一个麻痹的人,最终走向泯灭,具有其必然性。
撕裂之三:客观无能与精神胜利的撕裂。
客观无能一方面体现在主体能力缺失下:阿Q无父无母,且出身贫穷,在客观上没有受教育与培育个人基本能力的土壤,导致他面对看不懂字的判决书哦,只能无奈被处以死刑;客观无能还体现在受到欺压的无能无力:人们因为他头上的癞疮疤嘲笑他,他为了免于耻笑忌讳别人提起,最后却挨了毒打、赵老太爷称他不配姓赵,迫于阶级力量的碾压他也只能被打了一顿后开除。阿Q作为底层人民,无法逃脱客观无能宿命,因此他只能用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被打了,他认为是儿子打了老子,还自己用右手扇了自己一巴掌,认为打了另一个自己,不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心满意足地躺下了;他称自己是自轻自贱的“状元”,这样就比他人高出一等了……这样的精神胜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阿Q个人在面对客观无能时的窘迫抑郁,但最终也难逃在客观无能与精神胜利的撕裂下走向泯灭的悲惨结局。
最后,笔者想说,在当今视角下分析阿Q撕裂中的泯灭,是为了更好地拯救现代社会下无数个阿Q的侧面:是否,我们脱贫攻坚的步伐能加快一点,让每一颗新生的种子都在先进的社会中拔节成长;是否,我们那惯于淡漠的心能被捂热一点,让社会的温情流淌在每一个悲剧的角落;是否,我们面对挫折的心态能积极一点,让实践把精神上的胜利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功勋章……
如果撕裂带来泯灭,那么,凝聚一定会带来新生,希望每一个于泯灭边缘等待被救赎的阿Q和每一个现实中挣扎中的我们都能这样相信着……
二号文:读《包法利夫人》:浪漫不是生活的全部
212班 李奕萱 指导教师:王君霞
这该是我第一次认真地探究一部小说带给人的启迪。
读《包法利夫人》时一直有种脊背发凉的感觉,仿佛包法利夫人就是自己在十九世纪的化身,心中不切实际的浪漫与幻想被福楼拜如椽巨笔无情击碎。
在《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以现实主义笔法展现了女主人公爱玛(即包法利夫人)与窘迫现实格格不入的浪漫幻想,以旁观者的视角叙述了一个讲浪漫爱情视作全部生活和生命的女子,从少女时幻想、成婚、婚后不满、两度出轨到情夫抛弃、债台高筑、服毒自杀的全过程。这部小说独创性地将幻想与现实都作为批判对象,但我想将资产阶级庸俗现实生活的议题暂且按下不表,而是思考作者点出的另一鲜明矛盾:浪漫与生活、幻想与现实。
十六七岁的少女,谁不曾有过对传奇爱情、英雄美人的幻梦呢?海与山、风和月的宏大浪漫,勇敢如狮、温柔如羔羊的骑士……某种程度上,我很能理解爱玛的想法。浪漫本身无可指摘,但一个人的生活不能只有浪漫,甚至于没有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伟大就不能过活。爱玛的可悲之处就在于她错把浪漫主义小说的描绘当成生命的必然追求,身为农家女而一味追逐贵族社会的风雅,(无论这是个人性格的悲剧,抑或社会与时代使然)终日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求之不得便自怨自艾,沉沦放纵。
对于浪漫的深思,绝不仅限于爱情和物质追求。《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浪漫”一词解释为“富有诗意,充满幻想”,“浪漫主义”指“一种充满理想,富于想象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如果要追本溯源,浪漫一词音译自“romantic”,在英语中有“幻想的,不切实际的”之意(《牛津词典》)。姑且在汉语语境下讨论吧,有些人成天幻想诗和远方,对人生充满理想化的期待——这又何尝不是浪漫主义泛滥,将浪漫与生活混为一谈?譬如我们一些同学热烈地畅想大学、工作、家庭、抱负与未来,美其名曰少年意气,壮志豪情,而后成天沉浸在这种美好的幻想所带来的满足感中不能自已。像我,手握欠下多天的学习计划,却仍幻想着这些庞大到几乎无法完成的目标实现后,自己会有多么出类拔萃。现在想来,不过是个浪漫过头的笑话。这和包法利夫人在幻想中生活,同一个理想男子的模糊幻影热恋,照通俗小说里的模式设计自己的生活,一生受着幻影的欺骗有何两样?一个正处于萌芽,一个已病入膏肓,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读这部小说时,我时常想起大仲马,想起《基督山伯爵》。大仲马与福楼拜大致生活于同一时期,观察并描摹着同一时代的法国。一个写出了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快意恩仇记,另一个写出了现实主义气息浓厚的时代悲剧。这一反差颇值得玩味。就启发读者而言,我个人还是更倾心福楼拜对现实生活的还原。报恩复仇听起来过瘾,倘若成为自己生活的一大部分,甚至全部时间都处在情绪的极高点上,毕竟令人难以消受。
说到浪漫,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不可不称为经典。我认为这部影片最浪漫之处就在于“假日”,那打破平凡生活的短短一日,绚烂之极而又归于平淡。两人暂时地逾越了阶级地位的鸿沟,在这之后,公主仍有她的人民与国家,记者也还有他的工作与生计。当浪漫不占据生活的全部时,才更显示出它的珍贵,它的美好。如果两人不顾一切私奔相守,或者在万般阻挠下被迫分开以悲剧收场,都不会成就影片结局摄人心魄的美与浪漫。而包法利夫人正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才会在尝到一点所谓浪漫的滋味后,急切地想要全身心投入其中,发现“偷情也会变得如婚姻般平淡无奇”仍不知悔改。
一言以蔽之,浪漫不是生活的全部,就是强调浪漫不能代替生活,批评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
我时常反感某些公众号文章标题动辄以“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说事,似乎把这个短语拿出来遛遛,文章就能沾染几绺文化气息,变得有历史厚重感。浏览其内容,无非罗列几个卫星火箭、芯片导弹、现代建筑取材自古文典籍、富有国风古韵的名字,然后自顾自地煽情呼唤民族自豪感。初看还觉新鲜,后来成了风气,一些设计方案动不动就拿历史原型、古人浪漫“背书”,见了只觉腻烦。窃以为大国重器冠以古名,浪漫的不是这些名字本身,而是无数科研工作者潜心耕耘几十载研发成功时,不忘中华民族古老的梦想,以命名致敬民族血脉。这些文章对他们的艰辛与初心一概不谈,只是肤浅地褒扬自己臆想中的浪漫,脱离实际去追捧文字,正如爱玛不顾现实生活追逐浪漫爱情的幻影,是失了现实源头的死水,使人感到造作虚伪。
小说中有一句对包法利夫人的评价极为精妙:“她寻找的是情绪,并非风景。”浪漫与现实的冲突旷日持久,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亦难分优劣。但我隐隐感觉到福楼拜对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的批评,正对我产生着影响,为我抹去那层笼罩着生活的玫瑰色油彩,敦促我活在现实,活在当下。
三号文:“接受现实”还是“顽强反抗”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228班 林文隽 指导教师:王卫东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幽默是反抗的开始,也是反抗的结束”这句话感慨颇深,故写下此文,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看法。
——前言
当今社会中,人类独特的幽默感总能让我们“接受现实”。在雾霾天气“席卷中国”时,“雾霾天摄影技巧”这样的幽默层出不穷;在穷困惨怛时,“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样的幽默让我们更有了接受“现实的残缺”的勇气。
不可否认的是 “接受现实”更是一种落足于实际的乐观态度。当现实无法改变时,“接受现实”或许能让我们的生活更为顺利。遇上雾霾天幽默一拍能让我们扫除心情的阴霾,处在穷困潦倒的境地幽默一说能让我们富足心中的宝库。发现理想的遥不可及追寻更稳妥的生活方式能减少我们很多的代价与风险。
然而,仅仅只会“接受现实”,混沌的世界是否就会澄清一片,不合理的事物是否就能迎刃而解了呢?
刘擎教授曾言:“如果我们一直接受实然,那么世界就永远不会改变了。世界之所以会变得更美好,恰恰是因为我们知道应然的样子。”诚哉斯言。要求一遇到“现实的残缺”就“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确属非理性,但一味的用幽默化解“现实的残缺”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试想,如果一味的“接受现实”,那么奴隶制任然“傲然挺立”在这个世界上,雾霾仍然被“雾霾天摄影技巧”、“别样的风景”等等的幽默所合理化而无法被改善,所谓一切不合理甚至不正确的事物,也仅是“可以忍受的不方便”而已,更何谈社会的进步?
正如《自由在高处》所言:“中国现在的问题不是民意无法表达,而是民意没有执行力“。民意如果没有执行力,人民强烈的诉求就无法实现,而“现实的残缺”也永远被盖上“可以忍受”的帽子而无法被弥补,更何谈推动世界的发展。反抗不是反抗世界本身,而是反抗某个特定且不合理的世界。如果没有哥白尼的顽强反抗,神学大厦仍屹立不倒;如果没有“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等对侵略者压迫与清政府昏庸的顽强反抗,中国便仍然在屈辱中蜗行;如果没有一次又一次对“现实的残缺”的反抗,或许我们现在还“滞留”在“山顶洞人”而无法成为现代人。人类是唯一能够反叛的动物,如果人类都失去了反抗的权力,那世界又将会是何等模样?
大家都主张服从眼下的现实,但那份幽默对待“现实的残缺”背后完全有可能是彻彻底底的绝望。揆诸当下,“躺平”之风盛行。“人生苦短,需及时行乐”也成了许多“懒癌患者”的开脱之词,但这又何尝不是面对困难的“怯懦”。正处舞象之年的我们,胸怀大志,面对“现实的残缺”,真的甘于服从吗?未来不是大庭广众下口若悬河的夸夸其谈,不是灯红酒绿中纸迷金醉的游戏人生,更需要我们踔厉风发,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面对“现实的残缺”,努力反抗它、改变它,从而推动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
不过,“接受现实”并非完全等同于堕落。
改变是从接受现实开始的,而不是从不接受现实开始的。过度“接受现实”等同于“服从现实”,而适度“接受现实”意味着“接纳现实”,而且也意味着“接受自己”。“接受现实”并不意味着不能“顽强反抗”。“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于丹的这句话,无不体现了“接受现实”与“顽强反抗”的关系。当被处罚时不是怪罪现实的残酷而是接受自己的错误并修缮自身,当考试失利时不是怪罪现实的失败而是接受自己的短板并努力学习,当遇到不公时不是怪罪现实的无理而是接受自己的不济并打破不公。由此看来,“接受现实”何负于“顽强反抗”哉,而又何不是“如虎添翼”。
如果仅仅强调“顽强反抗”而不“接受现实”,那所谓的“顽强反抗”只不过是“不想承受现实造成的后果”的委婉说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迷信了“仇恨的力量”。而仇恨是一把双刃剑,若使用适当则能从中汲取更多精神能量,否则反而会被此冲昏头脑导致无法发挥原有的实力,更严重者则会踏入“暴力”的囹圄。改变现实本就困难,如果还要披上“仇恨”的荆棘,不接受自我不接受现实,最终仅会导致仇恨的矛头指向自己。一言以蔽之,从此角度看我们应在接受自我,接受现实”的前提下“顽强反抗”,从而为“反抗”创造更好的精神条件。
因此,我们须找到“接受现实”与“顽强反抗”的平衡点。古往今来,能将二者平衡的大有人在。仰观历史长河,左丘接受失明之实,挥洒笔墨,厥有《国语》;孙子接受膑脚之实,驰骋疆场,《兵法》修列;又看现及之况,巴雷尼接受残疾之实,勤学苦练,摘得诺奖;羽生结弦接受哮喘之实,日以继夜刻苦训练,蝉联金牌。反观之,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的“学生”接受“电击惩罚”之实不勇于反抗退出实验,最终导致自己持续“遭到迫害”。接受现实让我们寻得反抗的勇气,而过度接受现实却泯灭了反抗的斗志。“幽默是反抗的开始,也是反抗的结束”这句话的意义可能也在于此吧。一言以蔽之,既不能过度让“接受现实”的幽默麻痹大脑,又不能过度让“顽强拼搏”的仇恨冲昏大脑。
“接受现实“与”顽强反抗“,二者本就不是“壁垒分明”的关系。不要总将“接受现实“置于”顽强反抗“的对立面。正如《人民日报》所言:“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容易枯萎;思想进入绝对时,真理即成谬误。”如果说,“接受现实”是改变的第一步;那么让这个社会更好,还需要每个人拥有“顽强反抗”的勇气,哪怕“现实的残缺”难以弥补,也要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为自由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进步创造更多的物质与精神价值。
撰稿:何楠 摄影:何楠 审稿:王卫东 盛晔